華崗佛學學報第08期 (p237-251): (民國74年)家庭乱伦电影,臺北:中華學術院佛學征询所,-Kang Buddhist Journal, No. 08, (1985)Taipei: The Chung-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: 般若經的空義偏捏表現邏輯
吳汝鈞
p. 237 p. 238
本文的目的,是要探求般若系統的經典的空義及表現這空義的邏輯花样。也要解答一些遑急的問題。『般若經』是大乘佛典的先鋒;空是释教教義最遑急的觀念。『般若經』的空義,對構成释教哲學的整個所在來說,起著極其要紧的作用;它的表現花样,對释教的念念路,有決定性的影響。
[1] 有關『般若經』的建立與發展,可參閱 E.Conze, The Prajñāpārami tā Literature, sec.ed.Tokyo: The Reiyukai, 1978。
[2] 關于清淨心觀念,『八千頌』謂:“心相本淨”。(『大正新修大藏經』( 以下省稱『大正』) 8.537中)又謂:“眾生從本已來常清淨”。(『大正』8.541中 )關于我淨故色淨說,『八千頌』謂:“我淨故色淨,……我淨故受想行識淨。” (『大正』8.551下)關于無住觀,『八千頌』謂:“菩薩住無所住。”(『大正』8.537下 )又謂:“如來無所住。無住心名為如來。如來不住有為性,亦不住無為性。”(『大正』8.540中)又謂:“是心不住,住于寂滅,無所依止。”(『大正』8.558上 )關于不捨眾生的說法,『八千頌』謂:“菩薩行般若波羅蜜。應如是念念維諸法實相,而不取證。……是菩薩不捨一切眾生故。”(『大正』8.569上 )又謂:“菩薩树立二法,惡魔不成壞。多么二?一者觀一切法空;二者不捨一切眾生。”(『大正』8.576中)關于法身說,『八千頌』謂:“諸佛如來不應以色身見,諸佛如來齐是法身死。”(『大正』 8.584中)
[3] 這等于:玄奘譯『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』1卷,鳩摩羅什譯『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』1卷,法月譯『大宗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』1卷、般若、利言等譯『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』1卷,颖悟輪譯『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』1卷,法成譯『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』1卷,施護譯『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』1卷。
[4] 這等于:鳩摩羅什譯『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』1卷,菩提流支譯『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』1卷,真諦譯『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』1卷,笈多譯『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』1卷,玄奘譯『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九能斷金剛分』1卷,義淨譯『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』1卷。
[5] 這等于:鳩摩羅什譯『小品般若波羅蜜經』10卷29品,支婁迦讖譯『谈行般若經』10卷30品,支謙譯『大明度無極經』6卷30品,竺法護譯『摩訶般若波羅蜜鈔經』5卷13品,玄奘『大般若經』第四會18卷29品考取五會10卷24品,施護譯『佛母成立三法藏般若蜜多經』25卷32品。
[6] 梶山雄一著,吳汝鈞譯,《空之哲學》,彌勒出书社,1972年,PP.17-20。
[7] D.T.Suzuki, On Indian Mahayana Buddhism. New York:Harper and Row, 1968. pp.55-65。
[8] E.Conze, Buddhist Wisdom Books. London:George ALLen and Unwim Ltd., 1958. p.84。
[9] E.Conze, The Prajñāpārami tā Literature. p.11。
[10] 『大正』8.848下。關于色等五蘊齐空一點,『八千頌』謂:“菩薩行般若波羅蜜,應觀色空,應觀受想行識空。“(『大正』8.568下)關于空與色等五蘊的相即關係,『八千頌』亦有相同的暗示。其文謂:“幻不異色,色不異幻;幻等于色,色等于幻。幻不異受想行識,識不異幻;幻等于識,識等于幻。”(『大正』8.538中)此中鳩摩羅什譯空為幻。
[11] 『心經』的梵文原来,有長本與短本兩個簿子流傳下來。長本為25頌,短本為14頌。玄奘譯本是據短本譯出。又這長短本的原文,載于抗塞下書中:E.Conze, Thirty Years of Buddhist Studies. Oxford:Bruno Cassirer, 1967. pp.148-167。本文所參考的『心經』梵本原文,齐出于此。
[12] 附帶一說:在上头提到的幾種『心經』譯本中,法月譯本、颖悟輪譯本、法成譯本與施護譯本中有“自性”一詞(法成譯本作“體性”);其他譯本則無此詞。參看『大正』8.847下-852下。
[13] 『大正』8.580下。
[14] 另外,『八千頌』也說到五蘊無自性﹔由於無自性是空,故這可視為五蘊齐空的另一說法。其文謂:“色無形無處,自性無故;受想行識無形無處,自性無故。” (『大正』8.579下)又謂“色離色空,受想行識離識性,般若波羅蜜離般若波羅蜜性。是法齐離自性。”(『大正』8.538上)
[15] 『大正』8.562上。
[16] 關于龍樹論空,請參閱拙文“龍樹之論空假中”(『華岡佛學學報』第七期)及“龍樹與華嚴哲學”(『內明』第一五一期)。又關于空義一般,抗塞曾就笔墨學、精神性、技術性( etymological, spiritnal, technical )三方面來說明。第三方面的技術性,是特別就释教的空義而言。他也提到中觀學強調空等于無自性一點。( E.Conze, buddhist Wisdom Books. pp.80-81 ) 。
[17] 『大正』8.538下。
[18] 『大正』8.550中。
[19] 『大正』8.554下。
[20] 『大正』8.561中。
[21] 『大正』8.571下。
[22] 『大正』8.580上。
[23] 空空,梵文作śūnyatā-śunya tā.Cf. E. Conze,Materials for a Dictionary of the Prajnaparamita Literature. Tokyo:Suzuki Research Foundation, 1973. p.383。
[24] 『大正』8.537中,非心心即不是經驗主體的先驗主體。不可得為有無,即此先驗主體亦不成以自性說,不成執為是有或是無。
[25] 『大正』8.539中。
[26] 『大正』8.539下。
[27] 『大正』8.540中。
[28] 『大正』8.540下。
[29] 『大正』8.569上。
[30] 『大正』8.537下。“住無所住”的前一“住”仅仅虛說。
[31] 『大正』8.540中。
[32] 『大正』8.558上。“住于寂滅”的“住”,亦是虛說。
[33] 『大正』8.749上。
[34] 『大正』8.749下。抗塞以這無所住而生的心是统统目田的,不依于對象或動機。( E.Conze. Buddhist Wisdom Books. p.48 )這樣說自是正確,但若不點出不住于自性,或無自性,終不夠徹底。
[35] 『大正』8.750中。
[36] 『大正』8.749上。
[37] 『大正』8.749中。此處之意當是,所謂佛法,即非佛法,才是佛法。這個即非過程,經三步完成:第一步所謂佛法是泛說,第二步即非佛法是辩白,第三步才是佛法是详情。在經文中,第三步有時會略去。
[38] 『大正』8.749下。
[39] 『大正』8.750上。
[40] Idem。
[41] E.Conze, The Prajñāpārami tā Literature, p.11。
[42] 關于『金剛經』未说起空一點,抗塞亦有說及。Cf. E.Conze, Idem. 又『金剛經』雖未说起空,但其“空”的情調,卻甚顯明。這可由以下一總結的偈頌中見到: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(『大正』8.752中)
[43] 參看拙文“龍樹之論空假中”。
[44] 『大正』8.541上。
[45] 『大正』8.546下。
[46] 『大正』8.562下。
[47] 『大正』8.576上。
[48] 『大正』8.576中。
[49] 關于現象或因緣生法與空在外延方面的等同關係,參看拙文“從邏輯與辯證法看龍樹的論證”(『能仁學報』第一期)第二節。
[50] Cf.A.Wayman, "Secret of the Heart suutra" in L.Lancaster,ed., Prajñāpārami tā and RelatedSystems. Berkeley Buddhist Studies Series, 1977. p.143. 此中無垢友是解“空不異色,色不異空”,亦可說是解色空相即。
[51] E.Conze, Buddhist Wisdom Book, pp.83-84。
[52] T.R.V.Murti: The Central Philosophy of Buddhism . London: Allen&Unwim, 1955. p.274
[53] 印順法師講『心經』,即取此種解釋,以“空相”為“空性”。( 即印順法師講:『般若經講記』,『妙雲集』上編之一,台灣印行,p.191 )
[54] 如:“諸法以空為相,以無相、無作、無起、無生、無滅、無依為相。” (『大正』8.558中、下)“甚深相者,等于空義。”(『大正』8.566上)“一切法空相不可得說。”(『大正』8.566下)“一切法離相,一切法相空。”(『大正』8.571下)“離相法無垢無淨,空相法無垢無淨。”(Idem)
[55] 在漢譯中,鳩摩羅什、玄奘、法月、般若、利言、施護等譯都取諸法空相意;法成譯則取諸法空而無相;颖悟輪譯則作“諸法性相空”,其意似近于諸法空而無相。(參閱『大正』8.847下-852下) 現代學者如抗塞與韋曼 ( A.Wayman ),則譯作“諸法空相”。( Cf.E.Conze, Buddhist Wisdom Books. p.85,A. Wayman, "Secret of the Heart suutra", in L.Lancaster.ed., Prajñāpārami tā and RelatedSystems. p.143 ) 這些學者解“空相”,近於上头所列的第三種解釋,即空的狀態或表徵、秉性。
[56] E.Conze, Buddhist Wisdom books. pp.81-92. 按第三步中的無智、無得、亦無“無得”,鳩摩羅什與玄奘譯齐作“無智亦無得”。但查梵文『心經』,其相應句為 najñānaṃ na prāptirna-aprāptiḥ,其意是無智、無得、無“無得”。就義理言,這都不離空空花样。
[57] Ibid.家庭乱伦电影, p.90。